上海獅語畫廊 x 春美術館 | 復調·回響

2024年3月1日 - 3月30日

2024年正值獅語畫廊成立十六周年,一場名為「復調·回響」的全新展覽將在春美術館這個獨特的空間中展開。匯聚芭芭拉·愛德斯坦(Barbara Edelstein)、蔡雅玲、塞西爾·倫珀特(Cécile Lempert)、胡順香、黃朔菲、林延、劉九彰、奧爾加·布萊西(Olga Bläsi)、塔瑪拉.科威斯塔澤(Tamara Kvesitadze)、張雪瑞共10位藝術家的創作,這場展覽借用了從音樂領域生發的「復調」(Polyphony)概念,試圖通過跨越繪畫、裝置、影像、雕塑等多重媒介作品間的相互對話,探討延伸至文學、藝術等諸多文化領域的「復調」如何在這場展覽中發出連綿的、獨屬於當下的回響。

「復調」原指由兩個或多個同時出現的獨立旋律組成的可和諧結合的音樂形式,在世界各地均有古老的歷史可以追溯。而今人們的認知更多來自於巴洛克時期,以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為代表的作曲家憑借《賦格》(BWV 1080)《平均律鍵盤曲集》(BWV 846-869,870-893)等作品中自由而精確的對位(將音與曲調組織為復調的方法),讓復調音樂迎來其發展的黃金時期。藝術創作不同於有著嚴格限製的古典音樂,展覽更不應遵循刻板的規則,「復調·回響」中的參展者均為獅語畫廊所長期合作的藝術家,他們來自世界各地,接受著不同的文化環境熏陶,也有著迥異的成長脈絡,但又呈現出某些相似的趣味與調性,這一方面透露出當代藝術行業體系中堅守品味的畫廊所需具備的品質,另一方面也應和了「復調」音樂中縱然有著多條並進的曲調,而反映出對於某個時代的整體面貌。

在這場展覽中,「一元性」絕非需強調的主旨,19世紀米哈伊爾·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於文學領域中有關「復調」的理論創建更契合「復調·回響」中的情境,在有意交叉、對應展現的作品間,每一個藝術家的創作仍保持著各自獨立而強烈的風格特點,平等地在各自的思考中自洽、獨白。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曾稱:「算術符號是書寫出來的圖形,而幾何圖形是繪畫出來的公式。」因而在這個有著開闊中庭和多重分布空間的展廳中,藝術家的作品讓展覽的整體布局既可以聚合,也可離散,就像那些優美繁復的幾何紋樣,在連續擴展中走向無限,也圍繞著對當下的回應來向心凝聚。在此,「復調·回響」著重的是他們用作品呈現的豐富對話,觀眾只需任由感官與思維間的直覺判斷去體驗藝術創作帶來的聲場,在「回響」中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