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蒼鑫個人展覽2017 行動感知
香港 2017年5月12日 - 7月15日獅語画廊、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聯合呈獻著名中國行為藝術家蒼鑫的個人展覽「行為感知」。是次展覽由策展人唐佩賢博士策劃, 展出藝術家《交流系列》、 《身份互換》、 《火鍋系列》及《融合系列》的四個系列,呈現其過往的行為藝術作品的創作脈絡。多媒體及行為藝術家蒼鑫於1967年出生於中國內蒙古,曾於天津音樂學院和天津美術學院就讀,是中國至今最具影響力的行為藝術家之一。 「行為藝術一直是一種直接對大眾進行呼籲的方式,通過使觀眾震驚,從而重新審視他們原有的藝術及其文化之間的聯繫。」 --羅斯李·哥德堡(RoseLee Goldberg) 在傳達觀念時藝術家用行動(Action) 及身體(Body)表述其內在身份,此時身體作為主體創作材料不再只是審美意義的對象, 而是形式創造和觀念表現過程與完成的場所(Site) ,身體場所與藝術家作品實施場所相互發生碰撞,打破其物理性交流,從而不僅在物理上,也在精神層面達到與世界交流思想的能力。 此次展出的四個系列中的共同點在於藝術家對其身體感官體驗及身份認知提出的質疑及解決方法,從日常生活的邏輯中有預設性的偶發出相同形式的作品,為什麼說是有預設性的,在於蒼鑫作品中場域的指向性明確,同為不同國家的標誌性建築及地標,而其中偶發則雖為「日常」行為的方式,但作為作品時此「行為」日常化形態卻被賦予了新生,從而闡述了藝術家的內在身份,即「行動」與其「感知」。 觀者通過觀看蒼鑫的作品相信也會產生某種聯接、自省及對自我身份發出的質疑,又或是個體身體除卻內在身份,體現在社會身份中的意義追索。 --- 策展人 唐佩賢博士 開幕酒會 2017.5.11 週四 晚上6時-9時閱讀更多 -
小是美麗 · 6 | 亞歷克・馮・巴根、蔡志松、蒼鑫、胡任乂、喬伊・布朗、李易紋、田華豐、原田・透 群展
上海 2015年1月25日 - 3月31日《小是美麗》展覽是獅語畫廊每年壹度的壹個主題展覽,今年已經是第六屆了。內容如題目,是壹個精致別致的展覽,當我們靜下來去很關註小生命、小細節、小作品的時候,反而能發現事物本身的美麗和生命自有的內涵,它不會因為小而喪失魅力。在這個都講大數據、大氣候、大趨勢的時代,獅語畫廊堅持關註小而精的作品,是壹種對藝術的尊重和信仰。此次展覽囊括了繪畫、裝置、雕塑、攝影、新媒體等多種藝術形態,有來自中國、美國、日本的藝術家們共同營造而成,通過獅語畫廊的窗口給觀眾呈現壹個精致而美麗的小世界。 藝術家:亞歷克・馮・巴根、蔡誌松、蒼鑫、胡任乂、橋伊・布朗、李易紋、田華豐、原田・透 開幕酒會:2015.1.24 周六 晚上3:30時 - 5:30時閱讀更多 -
潛移默化 | 蒼鑫個展
上海 2014年7月19日 - 10月28日暗生命(雕塑)——暗意識(丙烯繪畫)——零態思維(碳)的三者之間互為表裡、上下關聯形成一個生態能量場域的視覺思考。 「暗生命」:宇宙是個具有智性與自我完善的整體,它孕育一切能量體的發生、成長、衰落的循環往複,從沒間斷過,生命只是其無限能量循環中的環節,我是以主觀幻想出的生命體,對這種宇宙規則運行的表達。 「暗意識」 存在於「負空間」中,而「負空間」存在於人類感知之外的存在,它們承載了「暗意識」大量的信息與能量。 「暗物質」構成了宇宙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是不被人感知的存在體,我以為「意識」與「精神」在宇宙虛空中無所不在,而構成這種「意識」與「精神」的能量體的存在形式是生命存在的源頭,這種「暗意識」是以精微的形式而存在,潛移默化地在影響着生命體生成方式。 「零態思維」這個概念奠定了創造性的臨界體驗與非凡生活境界。零態思維中有個概念叫「臨界點」,負與正的零態、冷與熱的中度、睡與醒的似睡非醒、喜與悲的平靜、愛與不愛的博愛、男性與女性的中性、生與死的迴光返照、佛學中對因果律的認知:內因與外因的業因等等,稱之為臨界狀態,如果我們的思考方法總是從臨界狀態出發,這就形成了「零態思維」,也就是形成了對事物本質的研究方法。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