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南京揚子當代藝博會 展位: A12: 上海

2020年10月15日 - 10月18日

2020 南京揚子當代藝博會 展位: A12

參展藝術家 Artists :

陳開,陳春木,李易紋,林延,馬丁·韋默爾,馬克斯・赫克爾, 牟桓, 譚平,湯傑,原田とおる(透),閆博

展期 2020.10.15 - 18

 VIP及專業觀眾日 

2020.10.15-16(11:00-18:00)

 公眾開放日

2020.10.17-18(11:00-18:00)

地址:南京國際博覽中心一號館(南京建鄴區江東中路300號)

 

01  陳開 
陳開於2012年獲得中國湖北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的學士學位,2018年獲得三藩市藝術學院的碩士學位。他於2018年獲得Headlands藝術中心研究獎和斯沃琪藝術和平酒店2020年的藝術家駐地專案。陳開的作品已參展於Untitled ART FairSFHeadlands藝術中心,福特梅森藝術文化中心,Root Divison藝術中心,Live Worms畫廊,CARe Doug Adams畫廊,三藩市藝術學院等,並在紐約,三藩市,洛杉磯,布裏斯班,澳大利亞和中國上海的許多私人收藏中。

 

陳開的創作探索了繪畫色彩理論,抽象和極簡主義思想。以繁複的冥想性陰影標記,點畫方式,色調分層模型來深入探討抽象繪畫的多重表達形式與情感融入。他的繪畫所展現的獨特視覺語言意在超越傳統男性氣質的有限定義,進而對[崇高] (The Sublime)這一理念做出更為廣泛的思考和開拓。

 

02  陳春木

1981年出生於泉州,自2002年起在全球各地參加聯展; 2007年於中國北京參與誇克當代藝術展,2010年於澳大利亞 White Rabbit Museum 參與《The Big Bang》以及於中國北京的歌華美術館參加《世相——十人展》; 2013年在中國廣西參加《第一屆東盟藝術雙年展》; 2014年於馬來西亞參加《中國閩籍當代藝術展》和《馬來西亞創價協會》,在吉隆玻參與《馬來西亞國際藝術博覽會》; 同年於中國北京798藝術中心參與《新視界——青年藝術家新銳作品》以及在中國廣州香港美術館參加《個命——無秩序的快感》; 2015年於中國北京虹牆畫廊展出《元視覺——七個獨特語言個人史》、穎畫廊展出《做一朵兒誠實的花兒》和鴻坤美術館展出《把自己埋土裏等待發芽》。

殤本意上更為廣泛,常用於指重大的災難(外因或內因所造成的事故);心理上的劇烈悲痛、創傷;(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遺憾等。
“重生”作品便是從“殤”之上涅槃重生,歷經世事沉浮再次脫穎而出,脫胎換骨般的蛻變。人類生活著,太貪婪了,不斷的在向身邊的所有不停的索取,再索取,永無休止。我們的生存環境也在發生惡性循環,加上外在條件的侵入或是天災!在我們生活的任何一個角落,角落上的所有物都在產生“病”變,成長,並與我們不斷的發生關係!我們是否已經感覺到了什麼? 

一顆“種子”懸浮於空中,尋找合適的“土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其實不知表皮底下埋藏多少不合時宜的東西!所謂的“營養成分”在變質中發酵!表皮之上一切那麼光鮮亮麗,可在暗夜之下隱藏著怎樣結局?面對眼前的一切給我們留下更多的思考。

03 李易紋  

李易紋,1982年生於河南洛陽,藝術家。200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獲學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獲碩士學位,現生活工作於北京。近年舉辦過個展《綿延》(獅語畫廊,上海,2018),《結體》(獅語畫廊,香港,2016),《李易紋》(Irene Laub畫廊,布魯塞爾,比利時,2015),《李易紋》(楊畫廊,北京,2014),《閃爍不定》(時代美術館,北京,2013)等;參與的群展包括“繪畫的尷尬”(亞洲藝術中心,北京,2017),“第三屆今日文獻展”(今日美術館,北京,2016),“浪漫的相關性:同一性的混搭—AMNUA零方案十二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南京,2015),“微鏡-5位藝術家的微敘事”(獅語畫廊,香港、上海,2015),“不是繪畫-關於繪畫邊界的探索”(亞洲藝術中心,臺北,2015)等.

藝術家自述:

我自己畫畫的經驗裏手感特別重要,每每幾日不拿畫筆,剛一開始畫總是覺得彆扭,需要拿幾塊小畫布隨便塗抹很久才能漸入佳境。畫大幅作品時常常都是處在困難的感覺中,猶疑、失落的情緒十之八九,往往聲嘶力竭之時才能得到偶然的通暢。相比之下,每天在紙面上畫畫水彩顯得輕鬆愉悅,許多腦子裏的閃念、想要嘗試的新題材、物象、畫面的結構都能信手勾描,水彩營造畫面迅速快捷,各種想法都能先試試看,也能把一些深入的想法呈現得淋漓酣暢,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享受這個過程了。

李易紋在藝術創作中追求美學趣味與其個人藝術經驗有著密切關係,藝術家將自身對於藝術的敏銳感知投射於藝術理論、篆刻、物理、哲學等各方面的閱讀興趣中,同時也有著中國新生代藝術家特有的網路時代帶來的印記。李易紋近年的創作關注"繪畫中的時間",這種他提煉出來的繪畫中的"第三種時間"——是有關感知的時間,是記憶、直覺、經驗、體驗相互滲透並凝結於繪畫中的時間。 

04  馬丁・韋默爾  

 1966年出生於Blankenstein j, Hattingen, Germany1996年獲得德國Volksbanken藝術獎;2009年北京擔任798雙年展聯合策展人,並擔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2010 /11 擔任德國CDK公司在杭州藝術區講師;2012年擔任天津美術學院教授;2015年擔任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現生活居住在北京。 近期展覽包括中國北京藝門畫廊馬丁·韋默爾個展《Qi》(2018);中國香港李安姿當代空間《星空的背面》(2018);中國上海獅語畫廊《畫 盒》(2016);中國北京穎畫廊《望京公園的鄰居》(2016);中國北京在2畫廊《馬丁·韋默爾》(2014)等。 

 馬丁·韋默爾是一位純粹的畫家,在傳統的繪畫技巧上有出神入化的造詣,並擁有勤奮的精神,以及精准和充滿智慧的觀察力。他對哲理的執著追求,使他的作品中顯現出與社會政治相關的語境。從藝術的編年史出發,他的作品特別關心材料,圖像,平面與空間這些在繪畫中獨特的議題。韋默爾描繪與社會緊密相關的對象,同時仍然保有他個人的欲望和觀點。他並不試圖使藝術失去物質形態,也不對藝術強加任何背景,更不試圖對當代藝術創作的定義提出挑戰。相反,他有意地擁抱繪畫中傳統的一面,讓創作出的畫去主導和定義創作的過程,成為拜物教的,被渴望的物體。

馬克斯・赫克爾的工作模式建立在偶然性的基礎上,他遵循自己的直覺去探索新的事物。與此同時,除了將繪畫作為一種物質需要之外,它還是一種理解生活的工具——繪畫所呈現的同時也刻繪了他的情感風景。

他的創作過程可以描繪成處在大型螺旋軌跡上的一個始終在運動的點。他不斷努力推進他的創作到一個未知的完美點,然而在到達這個點的同時,一切又會歸零。另一個新的迴圈又將開始。他的作品有著巨大的差異性——從大幅的抽象畫作,到小型的繪圖和雕塑。儘管如此,這些作品中都明顯展現了兩個共同點。線條——線條相互分離,線條相互連接,線條構建空間。出其不意的材料——他喜歡使用偶然發現的東西創作。 

06    牟桓 

牟桓,1986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1997-2000年於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學習,同期於1996年和1998年分別獲得DAAD藝術基金和Freeman藝術基金支持,並參與藝術家駐留專案。現生活及工作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和中國上海。

 其作品多次於中外藝術空間展出,其中包括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瓦倫西亞現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多倫美術館等。

在牟桓的繪畫中,蘊含著時間的停滯,空間的融合,以及本體的異化。牟桓致力於從多個維度出發探討人與空間、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其早期作品更聚焦於中國傳統與現代的具象對比,在他去德國之後,開始使用愈加抽象的手法詮釋其對現實社會,對自然環境,對人文主義本身的關注。

07 譚平

譚平,藝術家,教育家,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1984年畢業於中央美院,八十年代末期留學德國,獲碩士學位和Meisterschule學位。英國金斯頓大學榮譽博士。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被譽為中國抽象藝術的領軍人物,當代中國藝術設計學科的拓荒者、中國實驗藝術學科發展的推動者。在長達40年的藝術實踐中,譚平始終探索於繪畫、版畫、多媒體、設計等多個領域, 在其不間斷的變化與充滿張力的創造中,將當代藝術的諸多節點貫穿如一。 

藝術家自述

“在德國,新的作品延續著出國前的抽象作品,從殘破的邊緣到文字殘片,處於一個具象與抽象之間的狀態。但是,從中國情結在畫面中顯現,我已經開始逐漸回避和清理這些具象和表面的因素。

 在經歷了一段跳躍的過程之後,我在1992年至1993年的銅版畫開始簡約起來,畫面逐漸擺脫具象的中國元素的圖示,只留下黑色的線條和具有象徵特徵的長條形。看起來仍舊很東方,但已難以尋找中國的圖像了。極少主義藝術是一種生活方式,它與東方的禪宗追求的意境不謀而合。當我以極少的形式來表達禪宗的意境時,黑色的背後就隱含著某種意境。這也是當時我的裝置作品佔據一個歐洲傳統建築的空間時,體現出來的不僅是空間的構成,還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

如果我們熟悉譚平的藝術創作之路,我們會發現線條是他藝術的血管。他的線條飽含直覺和詩意的偶然。早在2015年的《巴赫

伴隨著這根不安分的“線”,譚平一直在實踐著“無始無終”的探索。其實,譚平一直追求繪畫中的直覺,由直覺牽引著線條的遊走和色彩的變化。我們很難用一個確定的概念去定義譚平,因為每一個階段他都在移動、行走,都在給自己下新的規則,創造、建立、覆蓋、消逝 ……更重要的是,譚平的作品很多時候是匹配空間的,或者說,他會讓這個空間變得富有彈性。

 08  湯傑 

 1989年生於湖南岳陽,2013 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獲學士學位,2016 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獲碩士學位,現任 教於魯迅美術學院,個人研究方向為裝置藝術與動態雕塑,2016 年個人工作室在成立,現居大連。作品以自然物為主要材料,探尋 人與物、人與社會、物與世界的關係。用科技與中國哲學相結合,通過人與作品之間的互動,趣味地帶動觀者的聯想,和東方禪意的思考。

近期重要展覽包括2020年《渺-湯傑個展》上海寶龍美術館,上海;2019《你從哪里來》,今日美術館,北京;2019《相遇》上海空間藝術季,毛麻藝術空間,上海;2018《大同不同》中國雕塑雙年展,中國雕塑博物館,大同;2017“十年一見”曾竹韶獎學金巡展,北京,廣州,上海,瀋陽,西安、重慶、武漢、杭州;2017第二屆“天行意動”國際動態雕塑展,長春雕塑公園,長春;2017《獅語畫廊藝術北京 2017》獅語畫廊中國北京;2017湯傑個人專案展,獅語畫廊&北京畫廊,北京。

沙,於風中塵起塵落,循環往復,時上時下,湯傑以獨有的視覺語言引導著觀者與想像空間的偶遇,通過作品內各個空間的互動與外部世界產生共鳴。
-- 起風時,塵起塵落-- 循環往復時,有上有下-- 是沙子,是物象,也是心境


湯傑的《紅白》由大小不同的金屬圓片按秩序懸掛排列。觀者靠近兩側可產生感應互動。在圓片運動變化的過程中,伴隨著清冷的金屬碰撞聲和有序的紅白變換,似乎可以感受到來自宇宙那頭的寧靜與空曠。與紅白對話,亦是與自己對話,在左一言,右一語中,激蕩在潮流之端

 09  原田とおる ()

1980年九州宮崎縣出生,在畫家母親的影響下,從小開始對藝術產生興趣,畫畫、製作粘土等等。幼兒時期曾隨建築家父親的工作,移居澳大利亞。原田透對80年代的光景、電視、動畫,澳洲本土民族有著強烈的記憶,一直影響著他的作品創作。 畢業於九州產業大學藝術系雕塑專業,接受過繪畫、雕塑、景觀設計等諸多藝術媒介的系統訓練。他的創作領域多元,平面設計到實體雕塑均有涉及。創作風格自由大膽,善於從街頭日常中發現創作的媒介和靈感。生活化的材料、極簡的結構和對粗線條的風格化運用是其作品的特別之處。他對概念獨具匠心的運用和其熟練的馬賽克畫風與技法都展現出他在藝術方面的深厚底蘊。 
原田透的創作風格自由大膽,並善於從街頭日常中發現創作的媒介和靈感,生活化的材料、極簡的結構和對粗線條的風格化運用產生的趣味是作品的特別之處。 

10  閆博

1970年生於北京一個藝術家庭,父親是油畫家,母親是美術老師。1996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2002年結業於北京中央美院油畫材料與表現專業研究生課程班,近年來多次在香港、新加坡、臺灣等地舉辦展覽。閆博的作品在繪畫與物品的混合地帶設定了一種思辨性的「特別物」,在這些「物」中閆博設立了一種「邏輯的陌生化」,他建立起一種邏輯的陌生語境和獨特的技術支撐,使作品以開放的不規則形和時間的堆疊、磨礪的痕跡,呈現出精神可觸摸的似有溫度的自由。

閆博認為藝術家最重要的是尋找自由,而自由是在於形式。他突破四方形畫框對自己的束縛,創作不規則外形的作品使他獲得一種表達上的自由,同時發掘礦物材料在當代藝術中的表達,形成一種新的創作體驗。每件作品的繪製過程都是一次奇妙的未知漫遊,最初的那個設定反復被自己篡改修訂,最後在心理和視覺的滿足中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