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鏡 - 5位藝術家的微敘事: 香港

2015年3月10日 - 4月22日

此次展覽之所以用《微鏡》(Microscope)為題,這是因為它與中國當代藝術現狀相吻 合。近十多年來,中國當代藝術進程像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一樣呈現既多樣性又碎片化的 特征,即以往宏大意識形態的敘事和集體無意識的表述日漸式微,隨之掘起的是自由的 個體化或個人性的日常經驗的微敘事。也就是說,當舊話語崩潰之時也就意味著新觀念 正在建構,並彰顯了今天藝術語言嬗變之特征:回歸藝術本體,重視抽象表現,走向日 常敘事,呈現媒介擴張,強調觀念表達,等等。如此的表征集中反映在藝術類型的方方面面——從繪畫和雕塑,到裝臵和影像,再到綜合材料。

 

在這次展覽中,受邀的五位不同年齡藝術家高偉剛、任芷田、李易紋、林科、胡為一的作品呈現了各自獨特的美學品味,即在方法論上反映出靈活與多樣,在媒介上表現出自由 與擴張,在觀念上呈現出精微與哲理。

 

任芷田的四幅繪畫以碳黑為媒介,韻動優美的書法與碳黑的關系並臵於畫面,在千變萬化中隱隱透出磅礴氣息,草書恢宏之勢在飛舞中得以浮現美感。

 

在李易紋繪畫「方陣」、「方陣2」中,他善於捕捉建築的細部或局部,畫面充滿淡灰色的基調,寂靜的環境,孤聲的建築。他的繪畫既拓展了繪畫的修辭美學,又建構了新的 繪畫敘事。

 

林科的影像「電子樂總讓人跳舞‛」是新媒體的集合體,即由互聯網與電腦操作系統的攝影記錄與操作行為記錄構成。他通過日常電腦系統以探索新的視覺美學。他以擬人化 方法把自我設定成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交換窗口。

 

胡為一的作品「低級景觀II」集合了低級景觀/現場電影的概念,並融入了互動要素。面對該旅行箱,觀眾可以參與,通過按鈕讓被選攝像頭旋轉,改變不同的拍攝角度。旅行 箱就如同一個「可移動式的電影院」。

 

因此,這是一個「以小見大」群展,是中國當代藝術現狀的縮影。藝術家的作品無疑再現了中國社會轉型中當代藝術的新變化。

——黃篤

 

藝術家:高偉剛、任芷田、李易紋、林科、胡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