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感的真实|戴耘个展: 香港

2016年11月5日 - 12月30日

戴耘,是国内卓有成就的的雕塑艺术家,红砖、青砖、钢筋水泥已经成为戴耘标志性的雕塑语言,并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界独树一帜。一年一度的香港艺术周期间,香港狮语画廊将举办戴耘的首次香港个展并将展示他最新题材的创作,同时也荣幸的邀请到著名的雕塑理论家孙振华博士主持及出席是次展览 。
 

建筑营造了城市, 钢筋、水泥、砖构成了城市的骨骼。当艺术家将外化的视觉元素剔除去,把最实质的结构构架作为雕塑的主体裸露在人们面前时,材料的骨感以及物性的美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产生奇异的通感和艺术语言。近期,艺术家戴耘将目光转向具有挑战性的物体形象,比如杀伤力武器AK47、现代设计感的沙发和自行车,当这些熟知的物品用最原始的建筑材料表现出时,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骨感的真实。

 

开幕酒会:2016.11.4 周五 晚上6时-晚上8时
艺术家戴耘和学术主持孙振华博士(深圳雕塑院院长)将出席开幕酒会

 

前 言

 

一个艺术家和他作品所构造的世界是一个相互寻找的关系,2007戴耘终于与他的“砖系列”相遇了,从此以后,戴耘全神贯注地不断与“砖”对话,不断地延续、拓展,以至于“砖系列”家族的作品接二连三的出现。

 

在今天,“砖”成了戴耘的符号,它既是戴耘的劳动对象,又是戴耘艺术世界的本身;而戴耘作为“砖”的发现者和文化意义的诠释者,他让过去司空见惯,毫不起眼的建筑材料有了一种令人惊赞的提升。

 

显然,“砖”不仅仅是雕塑材料,除了它的物理特性和物质功能的边界,它还有历史、有故事、有性格;当然,“砖”也不可能自己说话,它需要遇见那个能释放自己,能呈现自己的人,这个相遇的过程就是艺术创造。

 

面对戴耘的作品,我们不禁想起“磨砖岂能镜?”的禅宗公案,艺术与非艺术、道与器、精神与物质、细致与粗砺……界限就这样被消解,常识就这样被颠覆,习惯就这样被改变。

那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因为艺术家的智慧和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新的视觉经验。

 

孙振华博士
学术主持、著名批评家、《中国雕塑》主编、中国美院博导